華語文教學導論-華語文教育學

 華語文教育學

一、中文的定義

  • 語音:北京官話
  • 語法:現代白話文

二、第一語言教學VS第二語言教學對中文的稱號
  • 第一語言教學:中文、漢語(普通話)
  • 第二語言教學:華語文、對外漢語、國際漢語
三、二與教學三層次
  • 基礎理論:語言學、教育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
  • 本體理論:語言理論、學習理論、教學理論
  • 教學實踐:教學法與理論應用(教學原則、跨文化教學、語言知識教學、語言技能教學...)
四、第一語言習得vs第二語言習得
  • 第一語言習得:一個人出生後,首先接觸並獲得的語言
  • 第二語言習得:人們獲得第一語言後,再學習與使用的第二語言

五、華語文教學環境
(一)二語教學環境

1.華語作為外語教學:CFL (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)
  • 學生學習的目標語並非該社會使用的語言
  • 學生離開教室,較不易用此語言溝通
  • 例如:在日本學中文、在台灣學韓文
2.第二語言教學:CSL (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)
  • 課堂中使用的目標語,及學生平常使用的語言
  • 例如 :在台灣學中文
(二)傳承語教學環境

3.傳承語教學 :CHL (Chinese as a heritage language)
  • 和家庭溝通的語言
  • 讀寫是難題
  • 第一語言不是華語
(三)雙語教學環境

4.雙語教學:CBL
  • 定義:將學生的外語或第二語言,透過教學與環境,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語的表達水準

留言